>
必赢中国官方网站
Alternate Text
记者节系列活动|周甲禄总编辑为我们师生讲党史
作者:文/吴思霖 图/周慧钰   来源:学院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07日 17:59 点击量:

11月5日,在第26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,我们“记者节”系列活动首场专题讲座在党校课堂开讲,新华社湖北分社原副社长、总编辑周甲禄教授应邀作题为“弘扬优良传统,开创美好未来”的辅导报告。  

周总编结合三十余年新闻一线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积淀,以“我是谁、从哪里来、向何处去”为逻辑主线,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作为“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”的历史定位与时代内涵。他指出,新闻传播事业天然与党的先进性要求同频共振——既是党的思想主张的传播者,也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,始终站在思想引领高地与技术变革前沿。

在回溯建党百年历程时,周总编强调:“中国知识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。”他通过陈独秀创办《新青年》、李大钊发表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等具体事例,深入剖析了早期共产主义者如何以笔为刃唤醒民众,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——既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思想探索的结晶,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成果。  

聚焦湖北在党史中的特殊地位,周总编以详实史料还原了这片红色沃土的独特贡献:作为辛亥首义之地,湖北率先吹响推翻封建帝制的号角;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重镇,董必武、陈潭秋等共产党人积极推动建党筹备,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奠定组织基础。“湖北的革命火种百年不熄,这里的红色基因始终激励着新闻工作者赓续精神血脉。”他的讲述引发在场学子的强烈共鸣。

立足技术革命深刻重塑传播格局的时代背景,周总编重点探讨了“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”的重要命题。他强调,必须深刻理解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”的理论创新价值,既要坚守党媒姓党的政治本色,又要善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。最后,他寄语青年学子:“要以革命先驱为镜,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中锤炼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,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。”